乾隆与《荷露煮茗》

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2/6/13 10:43:09 浏览量:4317

乾隆帝有一首《荷露煮茗》诗云﹕“平湖几里风香荷﹐荷花叶上露珠多。瓶罍收取供煮茗﹐山庄韵事真无过。”诗前还有一段小序道﹕“水以轻为贵﹐尝制银斗较之﹐玉泉水重一两﹐唯塞上伊逊水尚可相埒(相等之义)﹐……轻于玉泉者唯雪水及荷露。”雪水据说比玉泉水每斗还轻三厘﹐但雪水不常有﹐又非地下所出﹐所以不是“入品”之水。于是乾隆帝除了玉泉水之外﹐又常在夏秋之际选取荷露以作烹茶之水。

      《荷露煮茗》写于承德避暑山庄。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的行宫﹐群山环抱﹐风景秀丽﹐建筑精巧﹐规模宏大。乾隆帝每年5月至9、10月间﹐都要来此避暑﹐处理政务。而此时正是山庄湖区莲荷茂盛的时候﹐乾隆帝嫔妃相从﹐坐于“烟波致爽”﹐行于“云山胜地”﹐赏荷凤莲香﹐品荷露清茗﹐何等惬意﹐何等韵事!只苦了仆役们﹐捧着瓶罍﹐为他一滴一滴汲取荷叶上的露珠。

      据徐珂《清稗类钞》等文献记载﹐乾隆帝曾特制了一银斗﹐专以用来衡量各地泉水的轻重﹐品较天下名水名泉的优劣。衡量的结果是京师(即北京)玉泉山之水每斗重一两﹐塞上伊逊之水(伊逊河即古索头河﹐一名伊松河﹐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一带)也是每斗重一两﹐济南的珍珠泉重一两二厘﹐镇江金山泉重一两三厘﹐无锡惠山泉和杭州虎跑泉都是重一两四厘等等。按照水以轻为贵的准则﹐乾隆帝逐定京师玉泉为第一﹐并御制《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》﹐讲述了这次耗时耗力耗财的品泉过程。

      从此﹐乾隆帝每次出宫巡游﹐必随载玉泉水以备需用﹐而且为了避免因经时稍久﹐舟车颠簸而使玉泉水色味有变﹐还研究出一种“以水洗水”的办法。其法是这样的﹕先将玉泉水储于一个边上刻有分寸的大容器中﹐记住水的容量刻度﹐然后再注入其它水搅一下﹐待水定而污浊之物沉淀以后﹐再按玉泉水的容量而倒出容器中的上层水﹐这时取得之水即清澈甘纯的玉泉水﹐其“原理”是玉泉水较轻﹐而其它水质重﹐轻浮重沉﹐故玉泉水必在上层。这种方法与陆羽分辨南零水其理如出一辙﹐是缺乏科学依据的。而与陆羽辨水相比﹐乾隆之法又显得笨拙之极。(史一)